矮寨大桥今通车 湘渝高速全线贯通/高清图视频

2012-03-31 07:21:51 [来源:湖南在线综合] [编辑:谢龙彪]
字体:【

  龙腾湘西贯通衢——写在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通车之际

  ■特约撰稿 柏润

  茫茫苗岭,巍巍群山。这里钟灵毓秀,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景观。一代文豪沈从文笔下的“茶洞”更是风情无限,令人神往。

  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时光追溯至2007年年底。随着省委、省政府一声令下,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万多名建设者迅速集结湘西。他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以“科学创新、精细管理”为理念,安全和质量并重,为致力于打造一条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环保之路、民生之路而披星戴月、栉风沐雨。

  四年弹指一挥间,敢教日月换新天!

  2012年3月31日,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胜利通车。高桥飞架、雄浑壮阔,连山接峰、舞动东西,如同腾飞巨龙,逶迤在崇山峻岭之间,镶嵌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大地上。至此,藏在深闺的悠悠花垣河,充满故事的边城,整洁风雅的青石板,古色古香的吊脚楼,沿着彩色大道姗姗而来……

  大道似歌走湘西

  谁持彩练舞山川,吉茶高速破天险。

  翻开中国地图,沿武陵山脉东侧到沅水一带,湘、黔、渝三省市相接处,是由种种昔与今的传奇、悲与喜的歌谣编织成的神秘大湘西。绵延10万平方公里的武陵山脉将其紧紧包裹,成就了千年湘西的厚重神秘,也将湘西人民与现代文明生生隔阻,留下了封闭、落后的现状。长期以来,因为交通闭塞,这里许多未经雕琢的原生态景观和古朴的湘西风情只能养在深闺无人识;奇珍异宝深藏山间,无法向世人展现;农作物不能快捷地运出销售……

  湘西人期盼着摆脱封闭、落后的现状,期盼跟上富民强省、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湖南经济发展的格局和国家西部大发展战略也在召唤着发展步伐相对滞后的湘西地区。将现代化的通天大道构架在古老文明的湘西大山中。穿行在悬崖峭壁上、蜿蜒在青峰秀岭中的吉茶高速,不再仅仅是一条路,而是希望。

  她的顺利通车,标志着国家高速公路网8条西部公路大通道之一——长沙至重庆公路的通道全线贯通。从宏观层面而言,吉茶高速公路的通车是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的响应,对于促进西部开发、增进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湖南而言,吉茶高速公路有利于促进湖南高速公路网与国家干线公路网的衔接,并完善湖南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从而拉动大湘西区域经济网的提速发展;对湘西两百余万少数民族人民而言,吉茶高速公路是湘西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强大“引擎”。

  “做精抓细”筑坦途

  京畿坦途,上善大道。

  “在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工地实验室的作用,加强试验检测,用数据说话。”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贺仁雨的话言犹在耳。

  为了建设优质精品工程,吉茶高速建设者们开始了探索精细化施工管理之路:矮寨大桥锚锭混凝土浇注施工采用温控技术,制定专门的温控措施,确保了重力锚7.2万方的大体积混凝土无裂缝;在省内首次采用superpave沥青混凝土路面新技术,并受省交通运输厅委托编写《superpave沥青路面标准化施工指南》;引进了医疗CT理念,运用地质雷达及超声阵列波技术对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饱满度进行无破损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准度和效率。

  在工程建设中,吉茶高速注重通过运用新工艺来提高工程质量水平。路基施工中,因地制宜地对填石路堤边坡进行码砌,既节约了土地,又确保了边坡稳定美观;小型预制构件集中预制,统一模板、统一原材料、统一标准,并用自动喷淋设备洒水养生,提高了工程化生活水平;刚构箱梁挂篮悬浇混凝土施工在省内采用蒸汽养生工艺,既确保了质量,又提高了效率。

  吉茶高速注重新材料的使用。在矮寨大桥建设中,采用大型岩锚吊索改善主缆的线型和内力,锚固材料用碳纤维作为筋材,提高了耐久性和耐腐蚀性;为解决河砂资源紧缺的难题,技术攻关小组经过多次试验,成功攻克机制砂代替河砂在高标号混凝土中运用技术,既节约了建设成本,也确保了施工进度。

  为建设优质精品工程,吉茶高速还以引进新设备为手段来提高工程质量。T梁预制采用电脑控制的附着式高频低幅振动器和智能张拉控制设备进行施工;桥梁模板全部采用厚度不小于6毫米的全新大面积钢模,矮寨大桥采用进口的维萨板做模板,并涂刷优质脱模剂;在省内首次采用大型沥青混凝土集料水洗设备对路面集料进行水洗,并引进进口的大型加速加载仪进行沥青路面现场抗车辙试验,提高路面工程质量。

  安全管理创新举

  安全大事,警钟长鸣。

  2011年8月20日,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高管局局长吴国光检察吉茶高速建设情况,认为吉茶高速公路为精细化施工管理和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生产管理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分区管理,成为了吉茶高速建设者们推进“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最有效的创举。根据施工安全危险等级,将施工区域分为红、黄、蓝、绿四种不同的安全管理区域,在相应的区域有针对性地强制性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其中,绿色区域主要是生活区,要求闲杂人员禁止入内;蓝色区域是一般安全施工区,要求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黄色区域是危险施工区,要求非专业施工人员严禁入内;红色区域是高危施工区,要求非特殊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是安全分区管理的主要内容。由于这种方式直观,在安全宣传和教育中,易于被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机手、技工以及周边群众理解和接受,增强了安全管理工作的群众基础;醒目的标志标牌让过往行人更直观地认识到危险性,使误入工地和随意在作业区走动的现象大为减少,客观上强化了个体趋利避害的意识;严格的进出登记制度能不断的提醒作业人员,促使其严格地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主观上对施工技术人员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

  除了创新实施施工安全分区管理外,吉茶高速定期对各合同段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健全了各项安全制度,如安全技术交底制度、重大危险源登记销号制度等;先后多次对全线特种设备和高墩高边坡支架的安全稳定性、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专项安全的施工方案以及安全技术交底的执行情况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和治理。

  一系列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安全措施,为吉茶高速的安全施工架起了坚实可靠的防护栏,使安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最终实现了无安全事故和“零死亡”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为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生产管理树立了新的标杆。

  “空中走廊”铸辉煌

  山水起诗行,湘西飞巨龙。

  抬头仰望,矮寨大桥沐浴在金灿灿的阳光中,与著名的“矮寨盘山公路”、“德夯大峡谷”交相辉映。白天,她屹立于薄雾迷霭中,与百花争艳;夜晚,她绽放在七彩的灯光里,与皓月争辉。古老的湘西披上了迷幻亮丽的青春盛装。

  矮寨特大悬索桥是吉茶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在距吉首市约20公里的矮寨镇上空355米处跨越德夯大峡谷,两索塔间跨度为1176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峡谷间跨度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技术要求之高、施工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开工前,吉茶公司、总监办积极组织施工单位高标准地完成了两岸16公里施工便道的修建,为其后的大型构件和大宗材料运输打下了良好基础;开工后,及时对两岸索塔基础开挖过程中发现的18个溶洞进行了处治,其中最大一处灌浆1万余方,通过压浆等技术措施和手段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大桥的质量安全;精心组织大桥两锚两塔的施工建设,采用了专门的温控设计,解决了重力式锚碇7.2万方混凝土易开裂的难题,攻克了混凝土高程向下输送难关;与课题组一道完成了索轨滑移缩尺和足尺模型试验,为矮寨悬索桥的上构施工做好技术准备。

  在吉茶高速建设者看来,最让他们骄傲和自豪的,是在艰难的自然环境下,用智慧和心血所凝结而成的四个“世界第一”:作为吉茶高速的控制性工程,矮寨特大悬索桥主跨1176米,跨峡谷悬索桥创世界第一;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方案;首次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并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大桥原创的“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工艺。

  轨索滑移法是利用悬索桥的主缆和吊索的永久结构,作为施工阶段的支撑,在主缆上面、吊杆的下端,架设8根轨索,形成一个通道,把运梁小车挂在上面,让重达几百吨的钢桁梁以“坐缆车”的形式到达预定位置,实现拼装梁。相对于桥面吊机拼装方案,轨索滑移法减少了钢桁梁的高空拼装作业,把钢桁梁拼装的工作全部放在陆地上,既可节省工期,又有利于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

  如今,雄伟气派的矮寨特大桥悬空而起,成为吉茶高速公路上的独特景致,也为美丽湘西树立了新地标。

今日热点
焦点图